厚禾及時發(fā)布最新動態(tài),歡迎您的關注
葡萄轉色的本質是花色苷不斷累積的過程,而除遺傳因素外,如光照、溫度、水分、礦質元素、內源激素等均會影響其累積。
回歸到管理上,筆者認為需做到以下幾個部分:
①科學肥水:轉色期間,少施或不施氮肥,應以鉀肥為主,輔以磷肥及鈣、鎂等元素,除根部追肥外,還應葉面補充葉面肥,以促進葡萄品質的形成。
②改善光照條件:解除套袋,提高光照,對果穗附近遮擋陽光的老葉、病葉及時摘除,將健壯葉片移開,使果穗均勻受光。
③保護好功能葉片:花色苷的合成需要糖的參與,而糖是光合作用的產物,所以此期保護好葉片,勤防病蟲很關鍵。
④合理使用調節(jié)劑:一般是用的乙烯利促著色,并不是一定要用,但若要用請確認好這幾個部分:果粒開始轉色后才能用、肥水足才能用、不能超濃度用、小面積試用先。
葡萄果實開裂意味著商品價值的喪失,是需要重點防范的。
裂果的本質是果皮承受不住果肉的壓力而開裂,與果皮本身的韌性、水分的急劇變化、果皮與果肉生長是否協調、果粒間擠壓等相關。
對于裂果應以預防為主,具體措施如下:
①保持水分平衡,減少水分的急劇變化,如遇連續(xù)干旱,可每隔7~10天澆1次水。
②合理疏果,保持良好穗型,避免后期果粒間擠壓。
③通過補充鈣、硼等元素,來提升果皮的韌性,減少裂果。
這是造成葡萄后期減產的主要原因。
葡萄軟果掉粒常因肥水、不良的氣候條件、超負載、病蟲因素等相關。
肥水:中微量元素的缺失、偏施氮肥、肥害傷根
氣候:主要是澇害
超負載:這個不多說,即便是不落也會影響轉色和內在品質
病蟲因素:如水罐子病、潰瘍病、白腐病、酸腐病、斑翅果蠅等
可以說后面落的果,都是你前期或當期管理不用心,還的債!
轉色期病害以白腐病、霜霉病、炭疽病為主,蟲害以綠盲蝽、葉蟬等為主,葡萄轉色期后,天氣悶熱多雨,有利于病害發(fā)生和蔓延,即使套袋減輕病蟲危害,但仍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,以確保葡萄優(yōu)質。
炭疽病的綜合防控
在葡萄栽培中,炭疽病是一種重要的常見病害,主要在葡萄生長末期、果實著色成熟時發(fā)病,在植株的枝蔓、葉片、花穗、果實等部位均能呈現出一定的病害癥狀,具有易侵入、可越冬、潛伏時間長等特性。
農業(yè)防治:
加強清園,清除園中病枝蔓、落葉及病果穗等,集中燒毀;增施有機肥、活土君菌肥,生長期及時摘心,合理夏剪,適度負載,淋噴海精靈生物刺激劑等,來提升樹勢水平;多發(fā)區(qū)避雨+套袋,同時預防日灼,以減輕炭疽病的發(fā)生。
藥劑防治:
春季萌芽前石硫合劑清園;
發(fā)芽后到花序分離期,遇雨水多時噴嘧菌酯、代森錳鋅等預防保護;
開花前、落花后至套袋前用咪鮮胺、苯醚甲環(huán)唑、抑霉唑等處理果穗;
轉色期現病,先剪掉病穗,再噴苯醚甲環(huán)唑+抑霉唑/氟硅唑等。
上一篇:返回列表